这杯咖啡是不是冲坏了?新手判断好坏的5个信号

总觉得自己冲的咖啡不对劲?本篇教你从5个感官信号快速判断一杯咖啡是否“冲坏了”,帮你少走弯路。

目录

1. 苦得发涩

这种情况多见于:

  • 水温过高(95℃以上)
  • 粉磨太细,导致过萃
  • 冲泡时间过长

解决方法:调低水温、略粗研磨、缩短冲泡时间。

2. 酸得刺喉

说明萃取不足:

  • 水温太低(<85℃)
  • 粉磨太粗
  • 冲泡时间太短

酸感应带有尖锐感,是“失败的酸”,不是果香。

图片

3. 完全没香味

这通常是:

  • 没闷蒸(尤其是挂耳)
  • 水温太低
  • 粉层塌陷(注水方式错误)

试试:先注少量水闷蒸、提高温度、慢慢绕圈注水。

4. 咖啡像“水”一样

没有口感,也不顺口:

  • 粉水比不对(粉太少)
  • 研磨过粗
  • 冲泡太快、直接冲穿粉层

建议尝试更细研磨、注水分段、粉水比控制在 1:15~1:17。

5. 咖啡油亮但味道寡淡

视觉很好,但喝起来没味道?

  • 多半是豆子烘焙时间太长(焦油味)
  • 或者豆子已经放太久、香味挥发殆尽

这不是冲煮问题,是豆子本身的问题。

推荐入门豆款

如果你是新手,建议选择「温巢6号」或「温巢18号」:

  • 温巢6号:无酸稳饮,适合喜欢醇厚微苦口感的人
  • 温巢18号:轻柔微酸、果感清爽,适合想尝试花果风味的新手

结语

判断咖啡有没有冲坏,其实靠的是“味觉信号”:

  • 太苦太涩 → 过萃
  • 酸得刺喉 → 萃取不足
  • 没有香味 → 注水/温度问题
  • 太水或太淡 → 粉少/太快
  • 外观正常但没味道 → 豆子问题

调整每次的水温、研磨、注水方式,多试几次,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杯好咖啡。

选购咖啡豆 返回学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