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回顾:风味轮的结构
风味轮从中心的基础味觉(酸、甜、苦)向外延伸到具体描述(浆果、柑橘、坚果、可可等)。进阶阶段要学会跨区间对比,例如辨别“红浆果”与“热带水果”的细节差异。
进阶感官训练方法
- 对照实物:准备蓝莓、草莓、杏仁、黑巧等常见风味参考物,与咖啡并闻并尝。
- 盲测配对:让朋友随机出题,在风味轮上圈出你认为匹配的区域,再揭晓答案。
- 分层啜吸:啜吸后在舌尖、舌侧、舌根分别感受味道,记录酸甜苦的位置和强度。
建议用 温巢28号 与 温巢25号 两款风味差异明显的豆子,对比练习,效果最佳。
如何记录和表达复杂风味
- 关键词 + 强度:如“莓果(强)/可可(中)/坚果(弱)”;
- 温度变化记录:热、温、凉三段,风味会有不同表现;
- 情景联想:将风味与生活场景关联,便于记忆,如“像春天的樱花香”。
持续练习风味轮,你的感官词库会不断丰富。记录、对比、交流,让每一杯咖啡都成为提升味觉的练习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