📚 目录
1. 不是越贵越好
很多新手误以为“贵的一定好喝”,但实际不是。
初期口味偏好还没建立,盲目追高价豆反而可能喝不出区别。
建议从中等价位、评分稳定的“入门款”开始,比如温巢1号、9号这类基础豆。
2. 不确定风味?就选均衡型
风味轮看不懂、酸甜苦傻傻分不清?没关系,先从“均衡型”入手。
像“坚果、黑巧、麦芽”风味的一般都属于大众型口感,不易踩雷。
3. 看烘焙日期,而不是保质期
咖啡豆从烘焙完成那一刻起就开始“老化”。
建议选择烘焙后7天~30天内饮用,风味最佳。
保质期标注两年意义不大,关键是新鲜度。
4. 别一开始就选冷门处理法
像“厌氧发酵”“蜜处理”等冷门处理法虽然听起来高级,但风味偏个性化,容易踩雷。
新手推荐选择“水洗”或“日晒”工艺豆,风味更稳定、辨识度高。
5. 咖啡袋上的信息要看懂
标签上至少要有以下信息:
- 烘焙日期
- 产地 & 处理法
- 风味描述
- 重量 & 烘焙度
- 建议赏味期
没有这些基本信息的豆子,建议谨慎购买。
第一次买豆子确实让人手足无措,但掌握这五点,就能从一堆看不懂的咖啡袋中挑出适合你的那一包。